復雜地層的勘測鉆井施工方法講解(二)
來源:www.ccgmy.com    |   發布時間:2021年03月31日
針對于復雜的地層結構,鉆井的難度加大了許多,如何鉆井成了當下的重中之重,我續上篇給大家繼續講解勘測鉆井工程:

1:對于復雜地層鉆井,必須注意控制孔斜,尤其是一次鉆孔,因為一旦出現孔斜,起下鉆具時就會刮到孔壁,鉆井液不能在孔壁上形成薄而硬的泥塊。平時可通過簡單的方法判斷孔斜度,觀察旋轉鉆具是否方便,一旦發現旋轉鉆具吃力,就將鉆具抬起至旋轉鉆具方便的孔段,重新掃下,以保證鉆孔垂直??仔笔窃斐筛鞣N復雜情況的重要原因,在鉆進過程中,單根鉆桿或一次鉆程后,加余尺必須先掃過孔,才能鉆進,這是防止孔斜的一種重要方法,尤其是鉆進松散的有礫石和大傾角的軟硬交換地層,由于礫石或巖石中硬核的硬度與填料的硬度不一致,有傾角的軟硬交換地層的可鉆性不一致,因此,很容易發生孔斜。培養一種每加余尺必掃孔的操作習慣,這樣就能將孔斜降到很低。
鉆孔擴徑對復雜地層鉆孔的影響。
2:鉆具在鉆進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擺動,沒有一條理想的直線能很好地完成鉆進,尤其是用牙輪鉆頭鉆進時,更是如此,所以擴大孔徑不可避免。通常而言,鉆孔擴孔在10%~30%是正常的,但在硬度超過4級的地層中,繩芯金剛石鉆頭鉆進,井壁平滑而規則,也存在孔徑基本不擴孔的情況。鉆井液回流至擴大孔段時,產生局部聚集小循環,使鉆屑不能正?;亓髦恋孛?,當鉆井液停止回流時,極易發生埋設工具事故,造成鉆井液回流不能正?;亓?。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調整鉆井液性能,在鉆頭通過后,在孔壁上及時形成薄而硬的泥餅。

鉆井液上返速度對復雜地層鉆進過程的影響。
3:一般而言,對鉆井液上返速度的要求是0.5-1.5m/s。尤其在流砂層中鉆進,進尺快,加之不取芯,砂量大,鉆井液上返速度應設上限。利用Φ114mm的孔徑,即使采用NBB250/7型泥漿泵的最大排量,也只能達到鉆井液上返速度的基本要求,短時間內也不足以將砂礫排出5mm以上,因此,在流砂層中進行鉆探時,應采用排量較大的泥漿泵,這是快速、平穩地穿過流砂層的必要條件。
復雜地層的鉆探應確定完整的施工方案。
對于復雜地層,如人員、設備、孔身結構、鉆具組合、鉆進參數、鉆井液性能、安全技術措施等,必須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,施工過程中不得未經論證而隨意變更。